1、那些生活在贫困线甚至之下依靠救济粮票的家庭负担得起补充制剂,这样的家庭有很多。
2、计划经济体制下,粮票是人们购买某些粮食的必备凭证。
3、王导说,当时的游客必须自备粮票,在出门前先拿着单位出具的出差证明,到粮管站把太原粮票换成全国粮票,否则在异地就要饿肚子。
4、走着走着,到了粮站门口,这是以前换粮票油票的地方,地址也保留了下来,从新装修过,现在还做粮油的生意,也卖农作物的种子。
5、“但穷人这么做却会遭到指责,”她补充道,还提到了最近提倡要用粮票购买苏打、糖果以及其他“有害”食品而引起的争论。
6、恰逢陆谷孙女儿满月当天,他在家里支起了圆台面请客吃饭,突然来了两个红卫兵,让他卷铺盖,带粮票,押他至学校。
7、而1986年这时候票证的使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逐渐淡出市场,岸江市年初已经宣布取消粮食物品凭票供应政策,是全省第一个取消粮票使用的城市。
8、为了解决农村流动人口的吃粮问题,国家也推出了议价粮政策,专门有一些议价粮粮店,卖粮食给没有粮票的农村人,价格比平价粮高。
9、还有一些居民送来家中印有大桥的茶缸、暖水壶、粮票、笔记本以及大桥下的全家福照片,表达对历史的怀念。
10、我的妻子和儿子们的户口解决后,我们的粮食就够吃了,不用再去粮站买议价粮,有时还会剩下些粗粮票,拿去卖给弹簧工们买面粉做馒头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