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hù jù
注音
ㄏㄨˋ ㄐㄩˋ
词性
名词
繁体
滬劇

沪剧的意思

词语解释

沪剧hù jù

  1. 上海的地方戏曲剧种由上海滩黄发展而成。

    Shanghai opera;

引证解释

  1. 戏曲剧种。流行于 上海 和 江 浙 部分地区。渊源于 上海 浦东 的民歌东乡调 清•末形成上海滩簧其间受苏州滩簧的影响。后采用文明戏的演出形式发展成为小型舞台剧“申曲”。抗 日 战争后定名为沪剧。主要有长腔长板、三角板、赋子板等。曲调优美富有 江 南乡土气息擅长表现现代生活。优秀剧目有《罗汉钱》《芦荡火种》《一个明星的遭遇》等。

国语辞典

沪剧hù jù

  1. 流行于上海、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的地方戏剧。前身为上海滩黄民国三十四年(西元1945)​定名为「沪剧」。唱腔丰富曲调优美。伴奏乐器以琵琶、扬琴、南胡、笛、笙等为主。

网络解释

沪剧

中国传统戏曲剧种。流行于上海和江浙地区。渊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东乡调清末形成上海滩簧,其间受苏州滩簧的影响。后采用文明戏的演出形式,发展成为小型舞台剧“申曲”。1927年以后申曲开始演出文明戏和时事剧。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申曲正式改称沪剧。主要有长腔长板、三角板、赋子板等。曲调优美富有江南乡土气息,擅长表现现代生活。优秀剧目有《罗汉钱》、《芦荡火种》、《一个明星的遭遇》等。

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沪剧的字义分解

  • 沪 [ hù ] 1. 〔~渎〕古代称松江的下游,在今中国上海市。 2. 中国上海市的别称(相传境内的吴淞江就是古代的“沪渎”,因而得名)。

  • 剧 [ jù ] 1. 厉害,猛烈,迅速。 剧变。剧痛。剧烈。剧毒。加剧。 2. 文艺的一种形式,作家把一定的主题编出来,利用舞台由演员化装演出。 戏剧。剧本。剧情。剧种。剧院。剧坛。京剧。话剧。 3. 姓。

沪剧造句

1、Sammy出生于传统的沪剧世家,她以一种新的方式继承了家族的音乐天赋。

2、现在几乎只有滑稽演员、沪剧演员才讲老派上海话,其特征就是尖团音。

3、文慧沪剧团团长王慧莉从小爱好沪剧,但本职却是上海知名的女企业家,她在经营剧团的时候,沿袭企业管理,把演出质量视同剧团的生命线。

4、沪剧出身于山歌小调,是一种从歌曲发轫、演变而来的戏曲剧种,从“东乡调”、“西乡调”到“本滩”、“申曲”,这些名称都与音乐、歌唱密切相关。

5、身着一袭旗袍的茅善玉唱完沪剧《罗汉钱紫竹调》时,金色大厅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6、以丁是娥为代表的众多著名沪剧艺术家,创作演出的《罗汉钱》、《星星之火》风靡全国。

7、此外还拟定了包括京昆越沪淮、沪剧、苏州评谈、锡剧在内的第一批记录配像名单,江南曲圣俞粟庐昆曲唱片修复配像等工作也已启动。

8、这年秋冬,由丁是娥、石筱英、解洪元、邵滨孙、筱爱琴等主演,名扬中南海的沪剧新作《罗汉钱》(1952),参加第三届赴朝慰问演出,载誉而归。

9、那帮沪剧票友也作鸟兽散,邻里间再也听不到悠扬软糯的申曲。

10、??上海市作协副*席叶辛、上海市沪剧院院长茅善玉、上海市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史依弘参加了15日的文艺座谈会。

沪剧的相关词语

【沪剧】的常见问题

  1. 沪剧的拼音是什么?沪剧怎么读?

    答:沪剧的拼音是:hù jù
    点击 图标播放沪剧的发音。

  2. 沪剧是什么意思?

    答:沪剧的意思是:流行于上海、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的地方戏剧。前身为上海滩黄,民国三十四年(西元1945)​定名为「沪剧」。唱腔丰富,曲调优美。伴奏乐器以琵琶、扬琴、南胡、笛、笙等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