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ā

拼音
huā gǔ xì
注音
ㄏㄨㄚ ㄍㄨˇ ㄒㄧˋ
繁体
花鼓戲

花鼓戏的意思

词语解释

花鼓戏huā gǔ xì

  1. 流行于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的地方戏。用花鼓作伴奏。

引证解释

  1. 流行于 湖北、湖南、江西、安徽 等省的地方戏。用花鼓作伴奏。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三:“开会的人还没到齐先来的男女们分散在各间房里打扑克看小人书,拉胡琴子,唱花鼓戏。”

国语辞典

花鼓戏huā gǔ xì

  1. 流行于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四川、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省的民间杂艺。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来通常为男女二人,一人执锣,一人背鼓,边歌边舞。由于流行地区及表演形式的差别有各种花鼓。

网络解释

花鼓戏 (美国1961年Henry Koster执导电影)

花鼓戏》是1961年美国电影由Henry Koster执导,关南施、James Shigeta等主演。《花鼓戏》的故事取材于旧金山唐人街上的中国人。故事围绕着唐人街里几代人的矛盾和代沟展开。

花鼓戏的字义分解

  • 花 [ huā ] 1. 植物的繁殖器官,典型的由“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组成,有各种形状和颜色,一般长得很美丽,有的有香味,凋谢后结成果实。 2. 供观赏的植物。 花木。花草。花匠。花事(游春看花等事)。 3. 形状像花的东西。 雪花。浪花。钢花。火花。棉花(棉的絮亦称花)。礼花(烟火)。挂花(指战斗中受伤)。 4. 用花装饰的。 花圈(quān )。花篮。花灯。花车。 5. 具有条纹或图形的,不只一种颜色的。 花样。花边。花花绿绿。印花。 6. 指“痘”。 天花(一种急性传染病)。 7. 混杂的,不单纯的。 花猫。花白头发。 8. 虚伪的,用来迷惑人的。 花言巧语。 9. 表面好看,没有实效的。 打花拳。花架子。 10. 模糊不清。 头昏眼花。 11. 喻事业的精华。 体育之花。 12. 喻女子。 姊妹花。 13. 用掉。 花钱。 14. 名目繁复的。 花名册(人员名册)。 15. 犒赏的钱或物。 花红。 16. 某些细嫩的东西。 蚕花。鱼花。 17. 指妓女或与妓女有关的。 花娘(妓女)。花魁。 18. 〔~甲〕指六十岁,如“年逾~~。” 19. 姓。

  • 鼓 [ gǔ ] 1.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 鼓乐(yuè)。鼓角(jiǎo)。大鼓。 2.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 耳鼓。石鼓。 3.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 鼓吹。鼓噪。 4. 发动,使振作起来。 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 5. 高起,凸出。 鼓包。鼓胀。 6.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 戏 [ xì ] 1. 玩耍。 游戏。儿戏。嬉戏。戏豫(嬉游逸乐)。二龙戏珠。 2. 嘲弄,开玩笑。 戏言。戏弄。戏谑(用诙谐有趣的话开玩笑)。 3. 戏剧,也指杂技。 一出戏。黄梅戏。看戏。演戏。皮影戏。 戏 [ hū ] 1. 〔於(wū)~〕同“呜呼”。

花鼓戏造句

1、晚清流入上海的花鼓戏中的女性演员为近代上海最早的女伶。

2、近年来更是排演了现代花鼓戏《郑培民》和大型廉政花鼓戏《一钱太守》等影响力很大的剧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3、湖南共有19种地方戏,包括传播广泛的湘剧、花鼓戏、昆曲、祁剧、汉剧、巴陵戏,还有独具地方特色的苗剧、阳戏、辰河戏、花灯戏、荆河戏、傩戏等。

4、新世纪以来,襄阳花鼓戏几经努力得以重生,成立于1954年,有60多年历史的宜城县曲剧团,正式更名为“襄阳花鼓戏剧团”。

5、12岁时,他被招进原益阳县花鼓戏剧团,演武生,是有名的“跟斗王”,一口气翻50个跟斗。

6、贺希娟说,因为是现代花鼓戏,所以改良了不少传统花鼓戏的程式动作,引入了一些时尚的舞美设计。

7、花岩溪景区的地花鼓、车儿灯、采莲船、腰鼓、秧歌、常德丝弦、花鼓戏、黄梅戏、京戏等戏曲表演,让游客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8、‘他的这个名字是因为他经常从张家界的玉皇洞吃过晚饭后打开伞到长沙城里看完花鼓戏再回去,有时想到武汉去看楚剧也是那样。

9、一家人算是个走马卖解的小杂技班子,前些日子和一个唱花鼓戏的班子搭伙,一块在襄阳府诸县走乡串村卖艺演出。

10、湖南省花鼓剧团的演员们来到李淑一故里白箬铺镇桃林村,为当地村民演唱了许多传统经典的花鼓戏

花鼓戏的相关词语

【花鼓戏】的常见问题

  1. 花鼓戏的拼音是什么?花鼓戏怎么读?

    答:花鼓戏的拼音是:huā gǔ xì
    点击 图标播放花鼓戏的发音。

  2. 花鼓戏是什么意思?

    答:花鼓戏的意思是:流行于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四川、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省的民间杂艺。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来,通常为男女二人,一人执锣,一人背鼓,边歌边舞。由于流行地区及表演形式的差别,有各种花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