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结了红壤侵蚀荒坡地种植留兰香的主要技术措施,并对其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
2、本研究结果表明,江西鹰潭红壤丘陵农业区氮湿沉降量较大,其对土壤、植被以及水体等的影响应引起关注。
3、红壤的肥力基础物质的构成特点和作用机理,在一定程度上与土壤中较高含量的游离氧化铁及其在各粒级微团聚体中的分配不同有关。
4、通过模拟酸雨淋溶实验,分析在不同酸度酸雨淋溶下红壤中盐基离子释放的规律和特点,研究红壤对酸雨的缓冲机制.
5、研究建立土壤资源信息系统,实现土壤资源定位管理,是合理开发我国南方大面积红壤资源的前提。
6、为系统地了解不同施肥制度下各生育期氨挥发损失的程度及规律,采用密闭室法对南方红壤地区双季稻田的氨挥发进行了监测。
7、广东省赤红壤垦种芒果后,土壤的矿质营养状况基本上改善不大,地力产量仍然很低。
8、采用原状土柱进行模拟淋溶实验,比较研究了模拟酸雨和几种低分子量有机酸对红壤交换性盐基的影响。
9、红壤经水耕熟化作用后各粒级磁化率大幅度下降,粒级间磁化率差异变小,分布曲线趋于平缓.
10、研究了在红壤地区垃圾堆肥的肥效及改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