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n hòu bīng

拼音
xiān lǐ hòu bīng
注音
ㄒㄧㄢ ㄌㄧˇ ㄏㄡˋ ㄅㄧㄥ
词性
成语
繁体
先禮後兵
近义词
先斩后奏 先声夺人
反义词
不宣而战 突然袭击 兵不厌诈 前倨后恭

先礼后兵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先礼后兵xiān lǐ hòu bīng

  1. 谓办交涉时先采用礼貌的方式行不通时再使用强硬手段。

    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三国演义》

    take strong measures only after courteous ones fail;

引证解释

  1. 谓办交涉时先采用礼貌的方式,行不通时再使用强硬手段。

    《三国演义》第十一回:“郭嘉 諫曰:‘ 刘备 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 备 心。’”《四游记·观音和好朝天》:“今吾与汝去当临时观变,先礼后兵可也。”
    郭沫若 《蔡文姬》第一幕:“我想他们一定还有大兵在后先来试探我们……这就叫做‘先礼后兵’。”

国语辞典

先礼后兵xiān lǐ hòu bīng

  1. 先以礼节相待再以强硬的手段相抗。

    《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

先礼后兵的字义分解

  • 先 [ xiān ] 1.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 先前。先期。原先。先驱。先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先觉(jué)。先见之明。先发制人。 2.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 先人。先世(祖先)。先民。 3.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 先祖。先父。先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先烈。先贤。 4. 姓。

  • 礼 [ lǐ ] 1.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 婚礼。丧(sāng)礼。典礼。 2.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 礼教(jiào)。礼治。克己复礼。 3.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 礼让。礼遇。礼赞。礼尚往来。先礼后兵。 4.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 礼物。礼金。献礼。 5.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 6. 姓。

  • 后 [ hòu ] 1. 君主;帝王。 商之先后(先王)。 2. 帝王的正妻。 皇后。太后。 3. 诸候。《書•舜典》:“肆覲東后。” 4. 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 后窗户。后面。后学。后缀。后进。 5. 时间较晚,与“先”相对。 日后。后福。后期。 6. 指次序,与“前”相对。 后排。后十名。 7. 子孙。 后辈。后嗣。后裔。后昆。无后(没有子孙)。 8. 姓。

  • 兵 [ bīng ] 1. 武器。 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 2. 战士,军队。 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 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

先礼后兵造句

1、同学之间有点矛盾,就说什么先礼后兵之类的话,未免有点小题大做了吧!

2、平津战役中,为了保护天津人民的生命财产,我军先礼后兵,劝告守敌接受和平解决,在敌人拒绝投降以后才发起进攻。

3、你服不服?别怪我不给你机会,劳资向来是先礼后兵,最后暴戾恣睢。

4、6支代表队在3个小时比赛里,通过“知书答礼”“先礼后兵”“身体力行”“言之有礼”等环节,展示中国人知书达理、崇文求美的良好素养。

5、呵呵,既然你不明白我的意思,那我们只好先礼后兵了。

6、钓鱼岛边起风浪,扣我渔船又升堂。日本右翼嘴挺脏,国人激愤拍胸膛!先礼后兵理不亏,渔民凯旋喜洋洋!把酒言欢论来日,钓鱼岛边再撒网!爱国的就转!

7、走吧,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咱们去迎迎吴县令,今儿个咱们要虎口拔牙,前面不免便要恭敬些,这叫先礼后兵,对不对?

8、虽然此刻奈克罗斯兵败,阿坎众将士群情振奋,个个跃跃欲试,以图杀敌立功,索里尔仍坚持先礼后兵

9、我军采取先礼后兵的策略,向敌军展开政策攻心。

10、我军采取先礼后兵的策略,向敌军展开政策攻击。

先礼后兵的相关词语

【先礼后兵】的常见问题

  1. 先礼后兵的拼音是什么?先礼后兵怎么读?

    答:先礼后兵的拼音是:xiān lǐ hòu bīng
    点击 图标播放先礼后兵的发音。

  2. 先礼后兵是什么意思?

    答:先礼后兵的意思是:先以礼节相待,再以强硬的手段相抗。

  3. 先礼后兵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先礼后兵的近义词是:先斩后奏 先声夺人

  4. 先礼后兵的反义词是什么?

    答:先礼后兵的反义词是:不宣而战 突然袭击 兵不厌诈 前倨后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