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拼音
yù sòng
注音
ㄩˋ ㄙㄨㄥˋ
繁体
獄訟

狱讼的意思

词语解释

狱讼yù sòng

  1. 讼事;讼案。诉讼。指诉讼者。

引证解释

  1. 讼事;讼案。

    《周礼·地官·大司徒》:“凡万民之不服教而有狱讼者与有地治者听而断之,其附于刑者归于士。”
    郑玄 注:“争罪曰狱争财曰讼。”
    贾公彦 疏:“狱讼相对,故狱为争罪,讼为争财。若狱讼不相对,则争财亦为狱。”
    《汉书·儿宽传》:“宽 既治民。劝农业缓刑罚,理狱讼,卑体下士务在於得人心。”
    宋•苏舜钦 《论五事》:“臣窃见州县之吏多是狡恶之人……或狱讼未具,遂停鞫劾赋税起纳无人催驱。”
    清•方苞 《<周官>辨伪二》:“每见甿庶之家嫠者改适,猜衅丛生变诈百出,由是而成狱讼者十四三焉。”

  2. 诉讼。

    《史记·五帝本纪》:“诸侯朝覲者不之 丹朱 而之 舜狱讼者不之 丹朱 而之 舜,謳歌者不謳歌 丹朱 而謳歌 舜。”
    晋•刘琨 《劝进表》:“謳歌者无不吟咏徽猷狱讼者无不思于圣德。”

  3. 指诉讼者。

    晋•陆机 《答贾长渊》诗:“狱讼违 魏,謳歌适 晋。”
    金•元好问 《拟贺登宝位表》:“圣神文武,克享皇天之心,狱讼謳歌,皆曰吾君之子。”

国语辞典

狱讼yù sòng

  1. 诉讼的案件。

    《周礼·地官·大司徒》:「凡万民之不服教而有狱讼者与有地治者,听而断之,其附于刑者归于士。」
    《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公卿旦入暮出议论连年不决不暇省狱讼冤结民之急务。」

网络解释

狱讼

《周礼·地官·大司徒》:“凡万民之不服教而有狱讼者,与有地治者听而断之,其附于刑者归于士。” 郑玄 注:“争罪曰狱,争财曰讼。” 贾公彦 疏:“狱讼相对,故狱为争罪,讼为争财。若狱讼不相对,则争财亦为狱,此为其出处。

狱讼的字义分解

  • 狱 [ yù ] 1. 监禁罪犯的地方。 监狱。狱吏。狱卒。地狱。越狱。 2. 罪案,官司。 冤狱。文字狱。断狱。狱讼。

  • 讼 [ sòng ] 1. 在法庭上争辨是非曲直,打官司。 讼事。讼案。讼词。 2. 争辨是非。 争讼。聚讼纷纭。 3. 自责。 自讼。 4. 古同“颂”,颂扬。

狱讼造句

1、进官,则非多财者不达也:狱讼,则非厚货者不直也。葛洪

2、然而一县之中财赋征敛,狱讼审判、治安教化、灾伤赈济等等,事务繁杂,远非三五行政官员所能胜任。

3、又称当时市无二价,官无狱讼,邑无盗贼,野无饥民,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男女按礼分路而行,牛皮吹上了天。

4、其广南小州,有试秩通判兼知州者,职掌倅贰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5、五月辛巳,齐献武王来朝,请令百官月一面敷政事,明扬仄陋,纳谏屏邪,亲理狱讼,褒黜勤怠;牧守有愆,节级相坐;椒掖之内,进御以序;后园鹰犬,悉皆放弃。

6、此贼被识破,惊服!一件小案子,从中看出包拯断案的机智果断,也许他“善断狱讼”之名就是从这时流传开来。

7、当然,他也确实没有令圣上失望,正身勤民,惩恶擢贤,尽地利,恤狱讼,让人挑不出半分不是,更深得百姓拥护。

狱讼的相关词语

【狱讼】的常见问题

  1. 狱讼的拼音是什么?狱讼怎么读?

    答:狱讼的拼音是:yù sòng
    点击 图标播放狱讼的发音。

  2. 狱讼是什么意思?

    答:狱讼的意思是:诉讼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