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ái ròu

拼音
bái ròu
注音
ㄅㄞˊ ㄖㄡˋ
词性
名词

白肉的意思

词语解释

白肉bái ròu

  1. 大腿内侧的肉。

  2. 宋代肉食品。指砧压去油之肉。亦泛指熟猪肉。

  3. 白净的肌肤。

引证解释

  1. 大腿内侧的肉。

    《礼记·檀弓上》:“圉人浴马有流矢在白肉。”
    郑玄 注:“白肉股里肉。”
    孔颖达 疏:“云‘白肉股里肉’者,以股里白,故谓之白肉,非谓肉色白也。”

  2. 宋 代肉食品。指砧压去油之肉。亦泛指熟猪肉。

    宋•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食店》:“又有误名之者如呼熟肉为白肉是也,盖白肉别是砧压去油者。”

  3. 白净的肌肤。

    沈从文 《阿金》:“说起这妇人 阿金 管事就仿佛挨到了妇人的白肉,或亲着了妇人的脸,有说不出的兴奋快活。”

国语辞典

白肉bái ròu

  1. 白嫩的皮肉。

    如:「平常很少劳动、晒太阳的人才能保有一身的白肉。」

  2. 大腿里部的肉。

    《礼记·檀弓上》:「圉人浴马有流矢在白肉。」
    唐·孔颖达·正义:「云白肉,股里肉者,以股里白,故谓之白肉,非谓肉色白也。」

  3. 不加佐料的熟猪肉。

    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食店》:「又有误名之者,如呼熟肉为白肉是也,盖白肉别是砧压去油者。」

网络解释

白肉

白肉是一些地方对于肥肉的称呼同时也是营养学上对肌肉纤维细腻、脂肪含量较低、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肉类的称呼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减轻癌症的威胁。也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菜品。与红肉相对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肉类之一。

白肉的字义分解

  • 白 [ bái ] 1.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 白色。白米。 2. 明亮。 白昼。白日做梦。 3. 清楚。 明白。不白之冤。 4. 纯洁。 一生清白。白璧无瑕。 5.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 空白。白卷。 6.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 白忙。白说。 7. 没有付出代价的。 白吃白喝。 8. 陈述。 自白。道白(亦称“说白”、“白口”)。 9. 与文言相对。 白话文。 10. 告语。 告白(对公众的通知)。 11. 丧事。 红白喜事(婚事和丧事)。 12. 把字写错或读错。 白字(别字)。 13. 政治上反动的。 白匪。白军。 1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 白族。白剧。 15. 姓。

  • 肉 [ ròu ] 1. 人或动物体内红色、柔软的组织。 肉体。肉类。肉食。肌肉。肉票(被盗匪掳去的人,盗匪借以向他的家属勒索钱财)。肉身(佛教指肉体)。 2. 果实中可以吃的部分。 桂圆肉。冬瓜肉厚。 3. 果实不脆,不酥。 肉瓤西瓜。 4. 行动迟缓,性子慢。 做事真肉。 5. 古代称圆形物中有孔的边。 6. 极亲密疼爱之称,多用呼子女。

白肉造句

1、发育得很好的姑娘,今年才十五岁,细皮白肉,笑颜常开,她是母亲的掌上明珠,由于娇纵过度,她很小就进入了社交界。

2、一层层的梨皮逐渐削去,裸出水汪汪的白肉,香气四溢,然而,右手拿住的刀子却沾满了血。

3、烤鱼肉适合喜欢吃白肉的朋友.

4、一般都把猪肉看作是白肉,尽管猪肉中的肌红蛋白比其他白肉多很多。

5、丽迪雅是个胖胖的、发育得很好的姑娘,今年才十五岁,细皮白肉,笑颜常开,她是母亲的掌上明珠,由于娇纵过度,她很小就进入了社交界。

6、等到周围埋伏好的人从各自的窥探口张望的时候,屋里已经乱作一团,一团团的白肉挤在一起,噼噼啪啪的拍打声,喘息声和莺歌燕语响成一片……

7、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位于足背,第二、三趾之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8、贺客不论与主人相识与否,亦不用送礼,只须“道喜”就可参加祭典并分享“神余”,即撤下来的白肉

9、东北“硬菜”很多,大家熟知的有东北乱炖、小鸡炖蘑菇、白肉汆粉条、猪肉炖酸菜、酸菜炖血肠、排骨炖豆角、锅包肉等。

10、在西陵,每逢过大年,满族群众几乎家家都要做酱肉、香肠、米粉肉、白肉等各种菜品用来招待贵客。

白肉的相关词语

【白肉】的常见问题

  1. 白肉的拼音是什么?白肉怎么读?

    答:白肉的拼音是:bái ròu
    点击 图标播放白肉的发音。

  2. 白肉是什么意思?

    答:白肉的意思是:①.白嫩的皮肉。②.大腿里部的肉。③.不加佐料的熟猪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