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áng chāo

拼音
liáng qǐ chāo
注音
ㄌㄧㄤˊ ㄑㄧˇ ㄔㄠ
繁体
梁啓超

梁启超的意思

词语解释

梁启超liáng qǐ chāo

  1. (1873—1929) 字卓如,号任公广东省新会县人。戊戌维新的领袖学者。

    Liang Qichao;

国语辞典

梁启超liáng qǐ chāo

  1. 人名。(西元1876~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近代政治家、文学家。康有为弟子。师生二人于清末同倡变法维新人称「康梁」。曾主办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等大力宣传改革主义。戊戌政变后亡命日本。民国初年曾任司法、财政总长等职。晚年不谈政治专以著述讲学为务。著有《饮冰室文集》《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

网络解释

梁启超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

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但是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梁启超的字义分解

  • 梁 [ liáng ] 1. 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 房梁。栋梁。梁上君子(指窃贼)。 2. 桥。 桥梁。津梁(渡口和桥梁,借指学习的门径)。 3. 器物、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 鼻梁。山梁。车梁。 4. 中国战国时期国名,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改称“梁”。 5. 中国朝代名(a.南朝之一;b.五代之一)。 6. 姓。

  • 启 [ qǐ ] 1. 打开。 启封。启门。某某启。启齿。 2. 开始。 启用。启程。启运。 3. 开导。 启迪。启发。启蒙。启示。启明(古代指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出现在东方天空的金星)。承上启下。 4. 陈述。 启事。 5. 书信。 书启。小启。

  • 超 [ chāo ] 1. 越过,高出。 超越。高超。超出。超额。超龄。超等。超载。超重。超支。 2. 跳上,跨过。 “挟泰山以超北海”。 3. 在一定范围以外。 超自然。超音速。超导现象。 4. 遥远。 超遥。超忽。 5. 怅惘的样子。 “武侯超然不对”。

梁启超造句

1、为此陈三立多方结交有识之士,梁启超、谭嗣同、唐才常、皮锡瑞、熊希龄等一时齐聚湖南。

2、梁启超写道,“西人本侮中国甚,谓与土番若”,对中国怀有歧视和偏见。

3、梁启超曾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当时学者“凡采用旧说,必明引之,剿说认为大不德”。

4、1896年2月入京,结交梁启超、翁同和等人。

5、《民报》在章炳麟、陶成章等主编下,由胡汉民、汪精卫等执笔,与主张保皇、由康有为、梁启超执笔的《新民丛报》展开激烈论战,成为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

6、董良翚说,父亲十几二十岁时就读过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

7、但不单梁启超一人叱咤风云,其子女个个是一代豪杰,九个子女中有三位院士,六位专家,全部是所在领域的风云人物。

8、这就是梁启超所说的“中国今日膏肓之疾,乃在举全国聪明才智之士,悉辏集于政治之一途。

9、梁启超生平每件事都做得“兴会淋漓”,即使在海外逃命期间,他也随身带着宝爱的碑帖,每天临池不废;夜来呼朋唤友推牌九,不亦乐乎。

10、洪宪帝制一出台,便遭到全国上下的唾骂声讨,在家乡被骂为汉奸,他先前的好友梁启超称其为“下贱无耻、蠕蠕而动的嬖人”。

梁启超的相关词语

【梁启超】的常见问题

  1. 梁启超的拼音是什么?梁启超怎么读?

    答:梁启超的拼音是:liáng qǐ chāo
    点击 图标播放梁启超的发音。

  2. 梁启超是什么意思?

    答:梁启超的意思是:人名。(西元1876~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近代政治家、文学家。康有为弟子。师生二人于清末同倡变法维新,人称「康梁」。曾主办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等,大力宣传改革主义。戊戌政变后,亡命日本。民国初年,曾任司法、财政总长等职。晚年不谈政治,专以著述讲学为务。著有《饮冰室文集》、《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