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2、, 大寒从天降,鲜花遍地放。岁末换桃符,天涯暖洋洋。祝好友新春快乐。
3、, 渐渐的,人们也开始在桃符上提写吉庆的文字。
4、, 后蜀国主孟昶于公元964年的除夕,令学士辛寅逊在桃符板上写两句吉语献岁。
5、, 年俗也在与时俱进,引进网络等现代科技,从桃符到春联,从贺帖到手机短信和网络诗歌。
6、, 桃符还,具称益宗既老耄,而诸子非理处物。
7、, 诗中的“桃”和“符”是互文,意即总把新桃符换下旧桃符—除旧布新。
8、, 在蜀亡的前一年除夕,蜀国后主孟昶命学士在桃符板上写了两句吉语献岁:“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9、, 最初的符是用桃木雕成的门神神茶和郁垒,称为桃符。
10、, 后来从除夕到元旦,把发明了纸卷的爆竹,家家户户燃放,意在驱邪魔,迎平安。故有“爆竹声中一岁除”或“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等诗句。民间吉祥图案则有画竹或儿童放爆竹,寓意竹报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