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ōng àn

拼音
gōng àn
注音
ㄍㄨㄥ ㄢˋ
词性
名词

公案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公案gōng àn

  1. 指官吏审理案件时用的桌子。

    令人排好公案预备人犯来时在神前审讯。——沈从文《新与旧》

    desk;

  2. 官府处理的案牍。后来指疑难案件泛指有纠纷或离奇的事情。

    今来公案见在户部可以取索案验。——宋·苏轼《辨黄庆基弹劾剳印子》府尹也巴不得了结这段公案。——《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

    a complicated legal case;

国语辞典

公案gōng àn

  1. 官署治理公事用的桌子。元·无名氏也作「书案」。

    《陈州粜米·第四折》:「快把公案打扫的干净大人敢待来也。」

  2. 人事争执的案件。

    《文明小史·第一六回》:「他们拆姘头拆不好所以请了包打听的伙计来替他们判断这件公案。」

  3. 宋人话本分类之一。

    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〇·百戏伎艺》:「凡傀儡敷演烟粉、灵怪、铁骑、公案、史书历代君臣将相故事话本或讲史,或作杂剧或如崖词。」

  4. 以古代禅师开悟的故事、非逻辑的言行作为参禅时思惟的内容。这类的故事或言行称为「公案」。

网络解释

公案

公案,指官署治理公事用的桌子;人事争执的案件等。见宋 刘克庄《贺新郎·送陈子华赴真州》词:“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案,向谁吩咐?”

公案的字义分解

  • 公 [ gōng ]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 公正。公心。大公无私。 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 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3. 国家,社会,大众。 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 4. 让大家知道。 公开。公报。公然。 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 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 6. 敬辞,尊称男子。 海公。包公。诸公(各位)。 7. 雄性的。 公母。公畜。 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 公公。外公(外祖父)。 9. 姓。

  • 案 [ àn ] 1. 长形的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 案子。案板。书案。条案。拍案而起。 2. 提出计划、方法和建议的文件或记录。 档案。备案。议案。提案。方案。有案可查。案卷。案牍。 3. 事件,特指涉及法律问题的事件。 惨案。血案。案件。案例。案犯。破案。 4. 古代有短脚盛食物的木托盘。 举案齐眉(形容夫妻相敬)。 5. 同“按”。

公案造句

1、这件无头公案,经过一番调查,事情真相总算水落石出了。

2、公案剧表现作者的吏治思想.宗教剧则起到劝善惩恶的作用.

3、怅怅莫怪少时年,百丈游丝易惹牵。何岁逢春不惆怅?何处逢情不可怜?杜曲梨花杯上雪,灞陵芳草梦中烟,前程两袖黄金泪,公案三生白骨禅。

4、以此为基点,也可对“中国有无悲剧”及其背后的原因这一聚讼已久的学术公案做出一种解答。

5、包公的故事,自南宋起以至元明,成为民间喜爱的话题,流传的话本、戏剧,及公案何啻数十百篇。

6、实际上,早在电话中被后台老K,狠狠一顿训斥前,副总编邵向前,在万*记办公案头当日市报上,便窃看了谢媛以“记者调查”。

7、磨镜是一个暧昧的词汇,也充满禅机,禅宗灯录有“磨砖作镜”的公案,是迷悟和破执的辩证。

8、他的书把这件歷史公案的来龙去脉说得一清二楚。

9、在“磨砖作镜”的著名公案中,马祖道一顿然开悟,此后便深领怀让奥旨,来江西传法并最终创立了洪州禅系。

10、唐代的高僧怀让,十五岁出家,在六祖慧能开示下获悟,亲侍慧能15年,于南岳弘扬禅宗,四方僧众前往归敬,留下“磨砖成镜”等著名公案供后人参悟。

公案的相关词语

【公案】的常见问题

  1. 公案的拼音是什么?公案怎么读?

    答:公案的拼音是:gōng àn
    点击 图标播放公案的发音。

  2. 公案是什么意思?

    答:公案的意思是:①.官署治理公事用的桌子。元·无名氏也作「书案」。②.人事争执的案件。③.宋人话本分类之一。④.以古代禅师开悟的故事、非逻辑的言行,作为参禅时思惟的内容。这类的故事或言行,称为「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