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喜的是,这次事件,从校方到社会舆论,基本都是持论公允,平和理性。
2、但他持论公允,得红楼“自由”精神,“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3、其文言约意丰,持论公允,角度新锐,卓识迭出,广受好评。
4、到1945年,日本组织了共计14批次、总数为7万户、20万人的集团式开拓移民团侵略中国东北——这应该是相当接近历史真实、持论公允的解释。
5、同时,作者对历朝历代的慈善救济效果还旁征博引各类史料进行了客观评价,持论公允而中肯,不随意虚夸亦不任意抹杀。
6、朱正对鲁迅的一生及其作品十分熟悉,对鲁迅的亲友和政敌等皆如数家珍,持论公允。
7、小商小贩是个宝,这话态度坚决,旗帜鲜明,饱含深情,持论公允。
8、一个学者,一旦由一己之利出发,又如何能站定客观中正的立场,持论公允呢?于立生(江苏南通。
9、多数文章以新解密的历史档案、当事人新近的回忆、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依据,或给出颠覆性的结论,或给历史以新的解释,文章条理清晰,持论公允。
10、某报创刊以来,一向持论公允,所以人人爱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