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lù lù
注音
ㄌㄨˋ ㄌㄨˋ
词性
拟声词

漉漉的意思

词语解释

漉漉lù lù

  1. 象声词。

  2. 湿貌;流貌。

  3. 莹润貌。

引证解释

  1. 象声词。

    汉•张仲景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痰饮”注:“痰饮者水饮走肠间不泻,水精留膈间不输得阳煎熬成痰,得阴凝聚为饮凡所在处有声,故在上则喉中有漉漉之声,在下则肠间有沥沥之声。”
    明•何景明 《七述》:“马则驊騮赤驥紫燕青驪,漉漉师师,駪駪騤騤。”

  2. 湿貌;流貌。

    《素问·疟论》:“《灵枢·逆顺》论云:‘刺法曰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漉漉之汗。’”明•刘基 《走马引》:“掷草中血漉漉,追兵夜至深谷伏。”

  3. 莹润貌。

    唐•李贺 《月漉漉篇》:“月漉漉波烟玉,莎青桂花繁,芙蓉别江木。”

国语辞典

漉漉lù lù

  1. 湿润的样子。

    唐·李贺〈月漉漉篇〉:「月漉漉,波烟玉。莎青桂花繁,芙蓉别江木。」

网络解释

漉漉

漉漉是一个汉语词汇,基本意思是象声词。

漉漉的字义分解

  • 漉 [ lù ] 1. 液体慢慢地渗下,滤过。 渗漉。漉网(造纸时滤掉纸浆中水分的网)。

漉漉造句

1、大街上,到处湿漉漉的,人们在雾中若隐若现来来往往,远远地只能听见杂碎的间断的脚步声,只有渐渐走前才能看清形象。

2、在清明节这个湿漉漉的雨天,是你为我撑起一片无雨的天空。无论风雨雷电,我就是你的风衣、雨伞、避雷针,无悔的是我们相遇!佳节快乐!

3、季雨连绵了几个小时,让这个寂静的清盛镇显得湿漉漉的,一群移民早已全身湿透,却仍来到这里寻找避雨之处。

4、屋外的草叶上都攒满了露珠,湿湿漉漉的,马奇不得不回去穿上套鞋,所以就耽搁了一会儿,当她从屋里出来时,等在屋外的丈夫正神情专注地盯着刚发出的杏芽出神。

5、现在来看,昨晚的事,并没有让府里的其他人知道,看去,依然静谧庄肃的策王深宅,被雨淋了一夜的别院,到处湿漉漉一片,天色朦胧,蒙上了一层茫茫雾气。

6、黄小怡擦拭着湿漉漉的双手轻轻道。

7、“精湿呱嗒”、“埋汰吧唧”,让你听了以后,会跟“湿漉漉”、“太脏了”有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感受,不但语意饱满,语境也大不一样了。

8、带她走到阳台,打开阳台门,阳台上果然有一只湿漉漉的白猫,耷拉着耳朵垂头丧气的,此时见了女人,喵呜喵呜地哀唤,像是抗议,又像是求饶。

9、来自株洲的游客李志明浑身湿漉漉地走下漂流船,显得意犹未尽。

10、十几匹健马驰到贾鲁河边,看样子他们是急着赶路而来,健马不时地打着响鼻,身上都有些湿漉漉的,还不停地渗着汗水。

漉漉的相关词语

【漉漉】的常见问题

  1. 漉漉的拼音是什么?漉漉怎么读?

    答:漉漉的拼音是:lù lù
    点击 图标播放漉漉的发音。

  2. 漉漉是什么意思?

    答:漉漉的意思是:湿润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