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éng

拼音
shéng zǐ
注音
ㄕㄥˊ ㄗˇ
词性
名词
繁体
繩子
近义词
绳索

绳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绳子shéng zǐ

  1. 见“绳”

    equivalent to “绳”;

引证解释

  1. 由两股以上的棉、麻、棕等纤维或金属丝绞合而成的条状物。

    《儒林外史》第二三回:“当下不由分説叫两个夯汉把 牛浦 衣裳剥尽了帽子鞋袜都不留,拿绳子捆起了,臭打一顿。”

国语辞典

绳子shéng zǐ

  1. 绳索。用两股以上纤维物所拧成的长条状物可供捆绑。也作「绳儿」。

    《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主人走进去拿出一个红布口袋盛著几块土,红头绳子拴著。」
    《红楼梦·第五七回》:「你竟拿绳子来勒死我是正经。」

    绳索

网络解释

绳子 (汉语词语)

绳子的出现最早可以上溯到数万年前。在人类开始有最简单的工具的时候他们便会用草或细小的树枝绞合搓捻成绳子了。人们用它捆野兽、缚牢茅草屋、做腰带系住草裙……再后出现了“结绳记事”,用绳子结出大小的疙瘩记录事件。那是文字诞生前人们的记事方法。

绳子的字义分解

  • 绳 [ shéng ] 1. 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 绳子。绳索。缆绳。绳梯。绳操。绳伎(a.杂技中的走绳;b.旧时指走绳的女艺人)。绳锯木断(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 2. 木工用的墨线,引申为标准、法则,又引申为按一定的标准去衡量、纠正。 绳墨。准绳。绳正。绳之以法。 3. 继续。 “绳其祖武”(继承祖先)。 4. 赞誉。 “绳息妫以语楚子”(“息妫”,人名)。 5. 姓。

  • 子 [ zǐ ]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 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 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 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 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 子弹(dàn )。棋子儿。 6. 与“母”相对。 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 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 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 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 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 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 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绳子造句

1、我双手拿着绳子的两端,然后把跳绳放在小腿的后面,再往上一甩,双腿使劲向上一蹦,跳绳就像乖巧的孩子一样听话,我顺利地跳了过去。我心里美滋滋的,比吃了蜜还甜。

2、第三场了,我们拉着粗壮的绳子,神情非常认真,比赛开始,我们拼了命的往后拉,不管手有多痛,都一直坚持着,经过一场激烈的搏斗,我们班胜了。

3、刚开始我跳的时候,我摇的绳子总是被我的脚绊住,不是我的手摇的快,就是我的脚跳的快,总是对不上点。没一会儿就把我弄得手忙脚乱、满头大汗,我都有些泄气了。

4、人是在动物和超人之间一条绷紧的绳子一条越过深渊的绳子。尼采

5、一个微笑,就像一条绳子,能拉近人们的距离;又像一束温暖的阳光,能化解别人脸上的冰霜;也像一束信使,可以传递温馨的爱意。

6、因此,世人最普通不过的动作,宛如坐在桌旁把墨水瓶拉向自己,就可能搅出千百种古怪与支离破碎的联想,时明时暗,仿佛大风天,一个十四口之家的内衣,晾在一根绳子上,它们上下摆动,飞荡,飘扬。

7、但是当然像他那麽一个腿很细的人,虽然心中怀恨且拥有黄棕色的须子,他是完全不能把那麽重的重量提到绳子和钩子那样的高度。

8、人是一根系在动物和超人之间的绳子。也就是深渊上方的绳索。走过去危险,停在中途也危险,颤抖也危险,停住也危险。尼采

9、人生并不一定要在脚踝系一条绳子,杂七杂八拖带姓名或锅碗瓢盆才能活下去。简媜

10、我们使劲地拉以至把绳子拉断了.

绳子的相关词语

【绳子】的常见问题

  1. 绳子的拼音是什么?绳子怎么读?

    答:绳子的拼音是:shéng zǐ
    点击 图标播放绳子的发音。

  2. 绳子是什么意思?

    答:绳子的意思是:绳索。用两股以上纤维物所拧成的长条状物,可供捆绑。也作「绳儿」。

  3. 绳子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绳子的近义词是:绳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