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佑《通典》总结历代典章制度,开“政书”。
2、详查历代典章,通前彻后,深思熟虑,从来未有敢轻易地说要公开颁布章程者。
3、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
4、粤稽遐古,世属洪荒;天造草昧,民乏典章。
5、最开始是个动词,是指对人教化的过程;后来演变为名词,即指德治教化、典章文物、书籍文字等;而后又指从人类的物质生产逐渐引伸到精神文明建设。
6、在“小康”社会里,天下为家,战争不断,国家通过一系列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7、《汉纪》、《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等;与二十五史相为表里的纪载典章制度文献的史书,则有《通志》、《通典》、《文献通考》等通常称为“十通”。
8、本书分别介绍了与中国近代史有关的公文档案、书札、日记、回忆录、笔记、诗歌、传记、报刊,并评论它们的价值,兼及纪传史、年谱、方志及典章制度。
9、自无明又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珠宝奇珍,扫地遂尽。
10、当今主上冲幼,宜明典章,征虏之镇,不见慰省,逆旅往来,尚有顾眄,骨肉何仇,逼使离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