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 楷
- 拼音
- lì kăi
- 注音
- ㄌㄧˋ ㄎㄞˇ
- 繁体
- 隸楷
隶楷的意思
词语解释
隶楷
字体名。带有隶书笔法的楷书。
引证解释
字体名。带有隶书笔法的楷书。
引明•沉德符 《野获编·词曲·弦索入曲》:“此不过於真字上加一二笔飞撇,遂枉其名曰隶。此名隶楷。”
网络解释
隶楷
隶楷,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带有隶书笔法的楷书。
隶楷的字义分解
-
隶
隶 [ lì ] 1. 附属,属于。 如 隶属。配隶(从属)。直隶中央。 2. 封建时代的衙役。 如 隶卒。皂隶。徒隶。 3. 旧时地位低下而被奴役的人。 如 奴隶。隶仆。 4. 隶书,汉字的一种书体,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 如 隶书。隶字。汉隶。 隶 [ dài ] 1. 同“逮”。
-
楷
楷 [ kǎi ] 1. 法式,模范。 如 楷模。楷范。楷则。楷式。 2. 汉字的一种书体。 如 楷书。正楷。小楷。楷体。 楷 [ jiē ] 1. 落叶乔木,木材可制器具,种子可榨油,树皮和叶子可制栲胶。亦称“黄连木”。
隶楷的相关词语
【隶楷】的常见问题
-
隶楷的拼音是什么?隶楷怎么读?
答:隶楷的拼音是:lì kăi
点击 图标播放隶楷的发音。 -
隶楷是什么意思?
答:隶楷的意思是:字体名。带有隶书笔法的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