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 杵
- 拼音
- chōng chǔ
- 注音
- ㄔㄨㄥ ㄔㄨˇ
舂杵的意思
词语解释
舂杵
古代乐器的一种。用于调节音乐的节拍。
引证解释
古代乐器的一种。用于调节音乐的节拍。
引《文献通考·乐十二》:“舂杵亦谓之顿相。相,助也,以节乐也。”
网络解释
舂杵
顿奏体鸣乐器。用木杵顿地发音。杵两端略粗原本用于舂臼中的谷物偶然臼中无谷物时发音悦耳则以杵顿地来娱乐。藏族民间建房时为夯实地基用杵夯地,所用夯棒称“夯杵”。夯土时常唱夯歌。“舂杵”和“夯杵”后演化为舂牍。
舂杵的字义分解
-
舂
舂 [ chōng ] 1.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 如 舂米。舂药。
-
杵
杵 [ chǔ ] 1. 舂米或捶衣的木棒。 如 杵臼。砧杵。杵臼交(旧称互相不嫌贫贱的朋友)。 2. 用长形的东西戳。 如 杵了他一拳。
舂杵的相关词语
【舂杵】的常见问题
-
舂杵的拼音是什么?舂杵怎么读?
答:舂杵的拼音是:chōng chǔ
点击 图标播放舂杵的发音。 -
舂杵是什么意思?
答:舂杵的意思是:古代乐器的一种。用于调节音乐的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