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凡修国史、实录、会要等,均随时设置编修官.
2、承安进士,历任州录事、县令、国史编修官、翰林直学士.
3、实作系统支援地理资讯系统的基本运算、查询及资料编修等功能,使用三种ESRI地理资讯系统上网软体,并提供多样化的用户端使用介面。
4、不久步入仕途,二十二岁被荐授为国史编修。
5、追论御史吴峋劾阎敬铭、编修梁鼎芬劾李鸿章俱诬谤大臣,予严议。
6、翰林院编修陈仁锡使辽东,未出都,报建洲兵十五万攻宁远,及抵关不见一骑,问之,曰往朝鲜矣。
7、身为礼部尚书本就是不少监生编修们的座师,亲手夺去门生的功名他不愿,身为胤祉的心腹亲近之人,子不杀伯仁伯仁因你而死,他不甘胤祉成为“士林之贼”。
8、志书的编修和审定者,通常是地方的耆儒硕老。
9、昭明太子神采飘逸,四处游读,多次来到贵池隐山寺读书和编修。
10、题匾者牛瑄,武状元牛凤山之子,同治四年乙丑科进士,殿试获二甲第一,曾任翰林院编修,也是康家女婿,但这些都不是留余匾能够传世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