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拼音
shí kè
注音
ㄕˊ ㄎㄜˋ
词性
名词

石刻的意思

词语解释

石刻shí kè

  1. 刻着文字、图画的碑碣等石制品或石壁。

    carved stone;

  2. 石碑或其石制品上面刻的文字、图画。

    stone inscription;

引证解释

  1. 刻有文字、图画的碑碣或石壁。亦指上面所刻字画的拓本。

    《史记·秦始皇本纪》:“作 琅邪臺立石刻,颂 秦 德,明得意。”
    宋•黄庭坚 《书磨崖碑后》:“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鬢成丝。”
    金•元好问 《济南杂诗》之五:“石刻烧残讌集辞雄楼杰观想当时。”
    清•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四·读书台》:“济南 近有人耕田间掘得‘读书臺’三字石刻。”
    鲁迅 《南腔北调集·“连环图画”辩护》:“宋 人的《唐风图》《耕织图》现在还可找到印本和石刻。”

  2. 镌雕石制品。

    《人民日报》1959.9.19:“有些技艺精湛的石刻艺人只能背上几块石头天涯海角到处流浪。”

国语辞典

石刻shí kè

  1. 刻有文字或图画的碑碣、崖壁等。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
    金·元好问〈济南杂诗〉:「石刻烧残䜩集辞,雄楼杰观想当时。」

石刻的字义分解

  • 石 [ shí ]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 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 指石刻。 金石。 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 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 姓。 石 [ dàn ]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

  • 刻 [ kè ] 1. 雕,用刀子挖。 刻本(雕版印成的书本)。刻石。刻字。刻板。刻舟求剑。 2. 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一刻等于十五分钟。 五点一刻。 3. 时间。 此刻。即刻。顷刻(极短时间)。时刻。刻不容缓。 4. 形容程度极深。 深刻。刻意。刻骨(感受深切入骨)。刻苦。 5. 不厚道。 刻毒。刻薄。尖刻。苛刻。 6. 同“克”。

石刻造句

1、为对梅园石质文物进行保护,本工作选取庆安会馆、东钱湖石刻群等几个代表性文物点进行了分析研究。

2、石刻拼凑复原之前有七块,散落于埃及各处,其中一块甚至被废物利用做了门槛!

3、悬空寺内现存的各种铜铸、铁铸、泥塑,石刻造像中,不少风格,体例具有早时期的特点,是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珍品。

4、五台山龙泉寺石刻山门,为该寺三宝之一.

5、明代洪武初年,参政徐本立石刻“吴山第一泉”五字,从此该巷以大井得名。

6、几个巨大的石刻,一旁还刻有河谷村的村史,以及村规。

7、北山石刻位于大足县城已北2千米的北山上,以大佛湾为中心,遍及其四周的观音坡、营盘坡、佛耳岩、北塔寺共五处,长达500多米。

8、赵二来到北山,每日功课完毕,总是在佛湾尽情欣赏石刻艺术,心中赞叹不已。

9、每一座穿越田间乡土的龙桥,代表着泸县石刻之乡工匠子孙的本能坚守,从这个意义讲,中国石刻并没有在明代画上句号,泸县田间的龙桥正延续着这种匠意之美。

10、一百零六、形成祭祀谒陵完整的建筑休系,其中庙院广场能满足五千文明文化的系列石雕石刻加以点缀,增强人们对先祖的崇敬和对文明古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

石刻的相关词语

【石刻】的常见问题

  1. 石刻的拼音是什么?石刻怎么读?

    答:石刻的拼音是:shí kè
    点击 图标播放石刻的发音。

  2. 石刻是什么意思?

    答:石刻的意思是:刻有文字或图画的碑碣、崖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