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拼音
shí kè
注音
ㄕˊ ㄎㄜˋ
词性
名词

石刻的意思

词语解释

石刻shí kè

  1. 刻着文字、图画的碑碣等石制品或石壁。

    carved stone;

  2. 石碑或其石制品上面刻的文字、图画。

    stone inscription;

引证解释

  1. 刻有文字、图画的碑碣或石壁。亦指上面所刻字画的拓本。

    《史记·秦始皇本纪》:“作 琅邪臺立石刻,颂 秦 德,明得意。”
    宋•黄庭坚 《书磨崖碑后》:“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鬢成丝。”
    金•元好问 《济南杂诗》之五:“石刻烧残讌集辞雄楼杰观想当时。”
    清•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四·读书台》:“济南 近有人耕田间掘得‘读书臺’三字石刻。”
    鲁迅 《南腔北调集·“连环图画”辩护》:“宋 人的《唐风图》《耕织图》现在还可找到印本和石刻。”

  2. 镌雕石制品。

    《人民日报》1959.9.19:“有些技艺精湛的石刻艺人只能背上几块石头天涯海角到处流浪。”

国语辞典

石刻shí kè

  1. 刻有文字或图画的碑碣、崖壁等。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
    金·元好问〈济南杂诗〉:「石刻烧残䜩集辞,雄楼杰观想当时。」

石刻的字义分解

  • 石 [ shí ]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 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 指石刻。 金石。 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 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 姓。 石 [ dàn ]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

  • 刻 [ kè ] 1. 雕,用刀子挖。 刻本(雕版印成的书本)。刻石。刻字。刻板。刻舟求剑。 2. 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一刻等于十五分钟。 五点一刻。 3. 时间。 此刻。即刻。顷刻(极短时间)。时刻。刻不容缓。 4. 形容程度极深。 深刻。刻意。刻骨(感受深切入骨)。刻苦。 5. 不厚道。 刻毒。刻薄。尖刻。苛刻。 6. 同“克”。

石刻造句

1、你曾停留在她身边身边,她只触碰到你犹豫的指尖,石刻被发现还留在记忆背面,却无人愿懂你的眷恋,三日静寂变沧海桑田。

2、我的家乡除了风景如画、环境优美外,神秘的三星堆、古老的庞统祠、文化悠久的孔庙、清代文学家李调元故里、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石刻艺术墙等名胜古迹,每年都吸引了很多很多中外游客来德阳观光、游览。

3、请大家随我继续向南下山,我们可以看到这陡崖峭壁之上,遍布历代200多位名家的诗词题刻,这就是著名的焦山摩崖石刻

4、焦山古碑基础,石刻纷呈,给这座名山佛国增加了不少雅趣,从来有“书法山”之誉。

5、二百十九、书法体文如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简帛朱墨手迹等百书不一,尤篆、隶、草、行、楷五体重在“法度”。

6、洛扎摩崖石刻有两处:一在洛扎县城西北约8公里的得乌穷村右侧悬崖上;一在洛扎县城以东约6公里的洛扎其曲河与门当河汇流处的石壁上。

7、宋文帝长宁陵墓前石刻或为麒麟铺神道石兽。

8、聂拉木尼文摩崖石刻位于中尼公路曲香至樟木段友谊遂洞下河对岸。

9、夹江造纸博物馆围墙高大,院子宽敞,在第一展厅有造字前记事所用的记事绳、更有在夹江出土的西汉彩陶,还有秦量、曹全杯、泰山石刻等。

10、游人在树影婆娑的古道上匆匆而过,却鲜有人知道它的故事——南宋时期,逃难的少年皇帝赵昺曾路过此地,并掬饮泉水解渴,摩崖石刻“圣泉”因此得名。

石刻的相关词语

【石刻】的常见问题

  1. 石刻的拼音是什么?石刻怎么读?

    答:石刻的拼音是:shí kè
    点击 图标播放石刻的发音。

  2. 石刻是什么意思?

    答:石刻的意思是:刻有文字或图画的碑碣、崖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