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
2、比较而言,范仲淹不以地域作为臧否人物的标准则要高明得多。
3、后面我们将还要展开讲到,文采是***臧否人物的重要标准。
4、孔子开了把忠作为臧否人物,评判是非的重要标准和尺度的先河。
5、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6、她的阅读量多面广,留下一些较有价值的读后感,与其创作的文学批评一样,臧否人物褒贬鲜明,颇有锋芒。
7、东汉末年,很多文人名士有感于的黑暗,出于参与政治的社会责任感而热衷于臧否人物而议论政治。
8、世界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我不爱也不恨咋办捏?当他是路人而已,千百年来,华夏风流人物,无法一一臧否人物,各有所略。
9、名士们学会了保护自己,但凡涉及到具体的人和事,便仗马寒蝉,将“臧否人物,激浊扬清”的风格及内容变为专事辩析抽象理论。
10、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