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二月卖像生花供佛,打太平鼓.
2、其中供佛窟壁画保存完好,壁画绘制时代约为13世纪前后的古格王国早中期之际。
3、另外还有线香、锡箔、门神、灶王爷、供佛的蜡烛、纸花、蜜供,除夕夜放的鞭炮、二踢脚、麻雷子、太平花。
4、夫妻长寿为何因,前世幢幡供佛前。
5、到光绪、宣统年间,庵仅剩四楹,中三间供佛像,右一间堆柴草,左二间为僧寮,又左为香积厨。
6、上层供佛、晒谷,中层住人、烧饭,底层圈牛、羊、马等。
7、感若相似,身必同受。芦花枫叶,因秋而发,这是秉持虔诚,与自然呼应。走在人群中的我们,又怎能冷俊孤傲。那供佛的莲花凋谢,尚留馨香一缕,落于水中,则气息清越;焚于炉底,则沉凝厚重,形虽散了,魂却不朽。林清玄
8、翌日,乃奉曾祖祈增公以下至季弟周传之神主于堂之中,标额曰慈庵,以成先慈建庵供佛未竟之志,而又配祀先考肃庵公,权合古人柑庙之义也。
9、雍正虽重视藏传佛教,但主张儒佛道异用而同体,并行不悖,提供佛教各派融合。
10、公元538年,梁武帝在同泰寺举办“盂兰盆斋”,设斋供佛及僧,求其灭罪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