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āng

拼音
pī shuāng
注音
ㄆㄧ ㄕㄨㄤ
词性
名词

砒霜的意思

词语解释

砒霜pī shuāng

  1. 见“三氧化二砷”。

引证解释

  1. 亦作“磇霜”。一种无机化合物白色或灰色固体。剧毒。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三·砒石》:“生者名砒黄鍊者名砒霜。砒,性猛如貔,故名。惟出 信州,故人呼为信石。”
    《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焦氏 即与 焦榕 商议停当教 苗全 出后门去买砒礵。”
    清•俞樾 《茶香室三钞·石砒》:“夫磇霜至毒之药。”
    鲁迅 《准风月谈·关于翻译上》:“可怕的倒在用有限的砒霜和在食物中间使青年不知不觉的吞下去。”
    徐迟 《财神和观音》:“一个叫化子出去买大饼一个买猪肉,一个买酒。买酒的叫化子在酒里放下了砒霜他打算一息儿吃饭的时候,不喝酒,只吃饼和猪肉。”

国语辞典

砒霜pī shuāng

  1. 三氧化二砷。白色粉末或带黄色与红色。性毒食之能致死。可制成杀虫剂、灭鼠剂。

网络解释

砒霜 (急性毒药)

砒霜(arsenic),即三氧化二砷,俗名称砒霜或信石三氧化二砷的纯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易升华。微溶于水,较难溶于酸中但又会溶于盐酸中,生成三氯化砷或其他砷化合物,易溶于碱。不纯的砒霜往往带有红色或红黄色的块状结晶或颗粒,其中含有少量的硫化砷,俗称红砷。

砒霜的字义分解

  • 砒 [ pī ] 1. 〔~霜〕无机化合物,是不纯的三氧化二砷,白色粉末,有时略带黄色或红色,剧毒,可制杀虫剂,亦称“白砒”、“红砒”、“信石”、“红矾”。 2. 化学元素“砷”的旧称。

  • 霜 [ shuāng ] 1. 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 霜降。霜冻。霜序(指深秋季节)。霜秋。霜期。霜天。 2. 像霜一样的东西。 柿霜。西瓜霜。 3. 形容白色。 霜鬓。霜刃。霜锋。 4. 喻高洁。 霜操(高洁的节操)。霜骨。霜情。

砒霜造句

1、哪怕你奉上的是砒霜,我也会含笑吞下。阿彩

2、我开的药方,赛砒霜。一剂药下去,死翘翘。不疼、不痒、不哼哼!淄博人把我,美名扬!李宫俊

3、你们可是海军,要弄死几只耗子还不容易。就算是中国帆船上穷到家了的船老大,每天都能把耗子弄死。用砒霜呗。

4、土豆啊土豆,亲爱的土豆,你千万要乖!千万别以为吃了一斤糖,其实吃进去的却至少有八两是砒霜,会死人的!乐小米

5、尽管我们看上去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我野心勃勃,精力旺盛,世界在我眼里是个芬芳的水果,随时等待被咬上一口,而他沉默寡言,多愁善感,生活对于他仿佛是一只撒上砒霜的蛋糕,每吃一口就中毒愈深。卫慧

6、于是,张蔚华饮下了家里照相馆所用的比砒霜还毒的升汞,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7、亚砷酸或三氧化二砷是中药砒霜中的主要成分;而砒霜则是砒石经升华所得到的精制品,外观为白色粉末,无臭、无味,能溶于水、乙醇及酸碱类。

8、含砷的中药有砒霜、砒石、雄黄、雌黄等。

9、氰化物、砒霜、剧毒农药等剧毒化学品以及硒粉、苯酚等。

10、最常用的是,铅丹,砒霜,水银,但是几乎所有的矿物盐都有毒,砒霜古人认为有大热,入血分,人吃了全身血液加速流动,处处肿胀,七窍流血而死。

砒霜的相关词语

【砒霜】的常见问题

  1. 砒霜的拼音是什么?砒霜怎么读?

    答:砒霜的拼音是:pī shuāng
    点击 图标播放砒霜的发音。

  2. 砒霜是什么意思?

    答:砒霜的意思是:三氧化二砷。白色粉末,或带黄色与红色。性毒,食之能致死。可制成杀虫剂、灭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