槁 伏
- 拼音
- găo fú
- 注音
- ㄍㄠˇ ㄈㄨˊ
槁伏的意思
词语解释
槁伏
谓穷居隐居。
引证解释
谓穷居,隐居。
引清•魏源 《<圣武记>序》:“人见其材云布乎九列十二牧而不知其槁伏於灌莽也。”
网络解释
槁伏
槁伏,读作gǎo fú ,汉语词语,是指穷居,隐居。
槁伏的字义分解
-
槁
槁 [ gǎo ] 1. 枯干。 如 槁木。枯槁。槁悴。槁木死灰(喻心情冷漠,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 2. 同“藁”,草。
-
伏
伏 [ fú ] 1. 趴,脸向下,体前屈。 如 伏卧。伏案读书。 2. 低下去。 如 此起彼伏。 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 如 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4. 使屈服。 如 降伏。降龙伏虎。 5. 隐藏。 如 伏兵。埋伏。 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 如 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7. 姓。
槁伏的相关词语
【槁伏】的常见问题
-
槁伏的拼音是什么?槁伏怎么读?
答:槁伏的拼音是:găo fú
点击 图标播放槁伏的发音。 -
槁伏是什么意思?
答:槁伏的意思是:谓穷居,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