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2、十一、公元前686年,齐襄公被人杀害,君位被夺。
3、十二、临终时,高升泰命儿子高泰明还君位于段氏,并嘱后人切勿效尤。
4、她毫不犹豫的披上戎装,赶赴战场,只为守护他的君位。
5、通览庄子之外的诸子百家和其后的二十五史,几千年间众多的策士谋士,这家那家,多在教人怎样谋官位夺王位固君位,然而庄子却劝人逃官位王位。
6、一般诸侯国国君的嫡长子继承父位当国君;庶子无权继承君位,必须分出去自立一家,且不能袭用父亲的姓氏,必须另外取姓。
7、杜显的儿子士蔫,辅佐晋献公灭了桓叔、庄伯等公族,消除了威胁晋献公君位的隐患,后被升为晋国的大司空。
8、譬如忠于太子的大夫里克、邳郑父等人,都手握重兵,乃武将之领袖,得不到他们的支持,奚齐即便继承君位,也坐不稳。
9、君主若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正以尊天子,反因天子有过而诛之,僭越君位,这难道不是篡弑君主是什么?公开批判儒家革命论。
10、转眼之间,齐国政局已经“老母鸡变鸭”,公子小白生米煮成熟饭,大摇大摆登上国君位,这就是后来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齐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