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ăn

拼音
jiăn dú
注音
ㄐㄧㄢˇ ㄉㄨˊ
繁体
簡牘
近义词
信件 书信 竹简 函件 信札 书函 尺牍 书札 书翰 书牍 尺素 尺简 尺书 翰札

简牍的意思

词语解释

简牍jiăn dú

  1. 古代书写用的竹木片。亦泛指书写用品。

  2. 指文书;书籍;书简。

引证解释

  1. 古代书写用的竹木片。亦泛指书写用品。

    《艺文类聚》卷五八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王充 於宅内门户壚柱各置笔砚简牘,见事而作著《论衡》八十五篇。”
    晋•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诸侯亦各有国史大事书之於策,小事简牘而已。”
    唐•黄滔 《魏侍中谏猎赋》:“文高而简牘增焕思苦而烟霞动色。”

  2. 指文书;书籍;书简。

    南朝•梁 萧统 《<文选>序》:“若斯之流又亦繁博,虽传之简牘,而事异篇章今之所集,亦所不取。”
    北齐•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及 西臺 陷殁简牘湮散, 丁 亦寻卒於 扬州。”
    《旧唐书·韦元甫传》:“元甫 精於简牘, 锡 详於讯覆。”
    宋•苏辙 《蚕麦》诗:“为农良未易为吏畏简牘。”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来信令我作书再催并介绍今写则写矣,附上,但即令见面恐其不得要领,仍又与未见无异……况我又不善简牘不能作宛转动听之言哉!”

国语辞典

简牍jiăn dú

  1. 简为竹片、木片,牍为木板。在纸张未发明以前文字乃书写于简牍之上后世遂为典籍、书信的通称。

    《北史·卷四五·李元护传》:「颇览文史习于简牍。」

    信札 书信

网络解释

简牍

简牍,中国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和木片为未编成册之称。实际是几种东西的总称指的是竹简、木简、竹牍和木牍。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中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日有关图书的名词术语、书写格式及写作方法依然承袭了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

简牍的字义分解

  • 简 [ jiǎn ] 1. 古代用来写字的竹板。 竹简。简牍。简策。简册。 2. 书信。 简帖。简札。信简。书简。 3. 不复杂。 简单。简易。简略。简要。简便。简洁。简练。册繁就简。言简意赅。 4. 选择。 简拔。简选。简任。 5. 姓。

  • 牍 [ dú ] 1. 古代写字用的木片。 文牍(公文)。尺牍(书信)。案牍。 2. 古代乐器名。

简牍造句

1、近年来,许多学者都在关注这批简牍的整理工作.

2、刻在竹片上的简牍被考古学家送往研究所研究.

3、说明东汉纸张已经达到可以代替缣帛和简牍书写的程度zaojv.c om。

4、中国考古专家最近在湖南张家界古人堤汉代遗址出土的简牍上发现的汉代“九九乘法表”,竟与现今生活中使用的乘法口诀表有着惊人的一致。

5、然而简牍未编,纪传咸阙,炎凉已积,谣俗迁讹。

6、用途历史曾经记载,是古人用简牍时,如有错讹,即以刀削之,故古时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

7、经专家考证,该遗址为西汉晚期益阳县衙署所在地,简牍为县衙署档案。

8、殷墟甲骨文之前存在着一种起码由夏初延续到殷商后期的,以毛笔主要书于简牍的更古老的字体,王城岗遗址和丁公遗址陶文从属于该文字系别。

9、新疆考古工作者,在沿丝路的古遗址和古墓葬中发现了丰富的简牍和文书,包括汉文和多种西域古文字。

10、实际上,在文字的载体十分受限于经济制约的条件下,譬如简牍缣帛之类,语言自然需要追求简练,于是香与臭作为一个对立范畴,反而拥有了哲学上的犀利。

简牍的相关词语

【简牍】的常见问题

  1. 简牍的拼音是什么?简牍怎么读?

    答:简牍的拼音是:jiăn dú
    点击 图标播放简牍的发音。

  2. 简牍是什么意思?

    答:简牍的意思是:简为竹片、木片,牍为木板。在纸张未发明以前,文字乃书写于简牍之上,后世遂为典籍、书信的通称。

  3. 简牍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简牍的近义词是:信件 书信 竹简 函件 信札 书函 尺牍 书札 书翰 书牍 尺素 尺简 尺书 翰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