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蔡锷等讨论国体发生之时,曾纠合在京高级军官,首先署名,主张君主立宪,嗣经请假出洋就医,何以潜赴云南,诪张为幻,反复之尤,当不至此。袁世凯
2、然而时隔17年,33岁的蔡锷“为四万万人争人格”振臂一呼,拉开了护国运动的大幕。
3、蔡锷曾经发动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护国战争,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
4、此外蔡锷又筹办救国公债,总计先后所入约十余万,虽然不能结集巨款,但云南财困却能稍稍纡缓。
5、就连拖赖不给护国军发饷的唐继尧也承认,蔡锷“身后萧条,不名一钱,老幼茕茕,言之心痛”。
6、在辛亥革命中,湖南涌现出了黄兴、宋教仁、蔡锷、蒋翊武、焦达峰、陈作新等一大批领袖人物。
7、在云南,李烈钧与蔡锷、唐继尧发动了著名的护国战争,蔡锷率第一军出兵四川;李烈钧率第二军进军两广;唐继尧率第三军镇守云南,最终推翻了洪宪帝制。
8、蔡锷抱病奋斗,舍己为国,在困境中奋起,在胜利中永诀,自然令后人感佩景仰不已。
9、当袁就护国军反对帝制征询各地大员意见时,阎指斥唐继尧等为“不忠不义不仁不智”之徒,恳请皇帝“褫革唐继尧、任可澄、蔡锷等官职荣典,宣示罪状”。
10、他的老师梁启超为了纪念他,在黎元洪的帮助下,将北海公园内的快雪堂改成松坡图书馆(蔡锷字松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