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 zhì

拼音
yán zhì
注音
ㄧㄢˊ ㄓˋ

言志的意思

词语解释

言志yán zhì

  1. 指诗歌。语出《书·舜典》:“言志" class=primary href=/search/mid_4/ci-c253b9b85>诗言志。”

引证解释

  1. 指诗歌。

    语出《书·舜典》:“诗言志。”
    唐•王洙 《东阳夜怪录》:“去文 不才亦有两篇言志奉呈。”

网络解释

言志 (《尚书今古文注疏》名词)

"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诗经》的作者关于作诗目的的叙述中就有"诗言志"这种观念的萌芽。作为一个理论术语提出来最早大约是在《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诗以言志"。

言志的字义分解

  • 言 [ yán ] 1. 讲,说。 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2. 说的话。 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 3. 汉语的字。 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 4. 语助词,无义。 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5. 姓。

  • 志 [ zhì ] 1. 意向。 志愿。志气。志趣(志向和兴趣)。志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志学。 2. 记在心里。 志喜。志哀。永志不忘。 3. 记载的文字。 杂志。志怪(记载怪异的事)。 4. 记号。 标志。 5. 〈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 志子。用碗志志。 6. 姓。

言志造句

1、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步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梁启超

2、这一篇诗是言志的,那一篇散文是抒情的,两篇文章不能混为一谈。

3、今现身说法,借此作“言志”,势必让顽石点头,加深了谜作的强烈感染力。

4、鲁迅的抒情言志诗是他整个文学创作活动中的一部分,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

5、“诗以言志重在抒发,一己之性情”,商衍鎏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6、散文于传统的著书立说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了写景、抒情、言志的广阔园地,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有了其独自的审美价值。

7、向来中国人得意时信儒教,失意时信道教,所以来去出入,都有照例文章,严格地说,也不能算为真正的言志。林语堂

8、市民李嵘则用“金鸡展翅偕知音,百花吐艳伴黄鹤”诗以言志,他深感在电影百花齐放的时代,武汉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9、酷爱诗以言志的国家能源局前任局长张国宝在酒泉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开工仪式后,曾如此形容酒泉之风——“风,不教狂飙度玉门。

10、先前陆逊和丁言志刚刚激战完毕,体力消耗甚剧,想不到一转头,竟然以虎狼之势生猛地活擒掉了钱原。

言志的相关词语

【言志】的常见问题

  1. 言志的拼音是什么?言志怎么读?

    答:言志的拼音是:yán zhì
    点击 图标播放言志的发音。

  2. 言志是什么意思?

    答:言志的意思是:指诗歌。语出《书·舜典》:“诗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