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dí zǐ
注音
ㄉㄧˊ ㄗˇ
词性
名词

笛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笛子dí zǐ

  1. 我国横吹的管乐器也叫横笛。用竹子制成上面有一排供吹气、蒙笛膜和调节发音的孔。

引证解释

  1. 我国横吹的管乐器也叫横笛。用竹子制成,上面有一排供吹气、蒙笛膜和调节发音的孔。

    《儒林外史》第二九回:“﹝ 鲍廷璽 ﹞便走进房去拿出一隻笛子来,去了锦套,坐在席上,呜呜咽咽,将笛子吹着。”

国语辞典

笛子dí zǐ

  1. 乐器名。以竹做成上有孔洞。现今的笛子开八孔最左边的是吹孔,其次是膜孔之下有六个指孔,横吹按孔以发声。所吹奏的音调范围极广除伴奏外,尚可独奏。笛子的形制大小不一最常用的有梆笛、曲笛两种。其材质除了竹制外,尚有木、玉、铁或铜等多种。

网络解释

笛子

笛子,是古老的中国乐器也是中国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中国竹笛,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音笛。

笛子常在中国民间音乐、戏曲、中国民族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运用是中国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

在民族乐队中笛子是举足轻重的吹管乐器,被当做民族吹管乐的代表。大部分笛子是竹制的但也有石笛、玉笛及红木做的笛子,古时还有骨笛。不过制作笛子的最好原料仍是竹子因为竹笛声音效果较好制作成本较低。

笛子的字义分解

  • 笛 [ dí ] 1. 管乐器名,通常是竹制的,有八孔,横着吹奏。 笛子。长笛。短笛。笛膜。 2. 响声尖锐的发音器。 汽笛。警笛。

  • 子 [ zǐ ]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 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 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 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 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 子弹(dàn )。棋子儿。 6. 与“母”相对。 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 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 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 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 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 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 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笛子造句

1、一种音调比普通笛子高八度音的小笛子。

2、忘不了小时候光着脚丫,下河摸鱼虾;忘不了挂着满脸鼻涕,玩泥沙;最难忘的却是,在黄昏夕阳下,我吹着笛子…骑着你悠闲地把你赶回家!

3、而笛子演奏中特殊技巧的特殊运用,则能更加增强乐曲的表现力,吹奏出“二人台”独特的乡土风格。

4、现场,石磊和艺术家王星、雨岑演奏空鼓、呜嘟、手钢琴、亚美尼亚杏木管、土耳其笛子等诸多乐器,这也是三人首次公开表演联奏。

5、歌舞、唐诗联诵、武术、绕口令、钢琴、笛子演奏、跆拳道、空手道,高潮迭起,掌声阵阵。

6、他会为妻子和孩子画一些幽默画、弹钢琴、吹笛子,而最喜欢的事情莫过于写诗了。

7、伴奏乐器以胡琴(盖板)为主,伴以唢呐、笛子、树叶琴及传统的打击乐器,在60年代还保留有民间古老的大锣大鼓,后改用川戏锣鼓代替。

8、定睛一看,似乎可以看得很清晰,那赤色的笛子周身,斑驳陆离地有些铜锈,可见这笛子有好多念头了。

9、这个富泽守看起来弱气的跟女孩子似的,史淇本来还恶意揣测他肯定会加入文学部笛子部响板部三角铁部什么的呢。

10、膜孔是笛子的第二个孔,专用来贴笛膜,笛膜多用芦苇膜或竹膜做成,笛膜经气流振动,便发出清脆而圆润的乐音。

笛子的相关词语

【笛子】的常见问题

  1. 笛子的拼音是什么?笛子怎么读?

    答:笛子的拼音是:dí zǐ
    点击 图标播放笛子的发音。

  2. 笛子是什么意思?

    答:笛子的意思是:乐器名。以竹做成,上有孔洞。现今的笛子开八孔,最左边的是吹孔,其次是膜孔,之下有六个指孔,横吹按孔以发声。所吹奏的音调范围极广,除伴奏外,尚可独奏。笛子的形制大小不一,最常用的有梆笛、曲笛两种。其材质除了竹制外,尚有木、玉、铁或铜等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