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假如刘备能听信忠言,戒骄戒躁,又何至于落得个大事难成,白帝托孤的结局呢?假若当初刘备不能三顾茅庐,虚心求教,又怎能“三分天下有其一”呢?要想事业兴旺,就必须广开言路,察纳忠言。
2、假如当初蔡桓公能虚心听取扁鹊的劝告,何至于病入膏肓,一命呜呼呢?如果当初唐太宗不能听取魏征的逆耳之言,又怎么能出现“贞观之治”呢?善纳人言者,昌;不纳人言者,亡。
3、要是他在朝堂上拥有势力,身为汉室宗亲的他,何至于此让一个小小的外戚欺负上门来。
4、先生,何至为一只狐狸,如此恼丧?
5、若非情不能自止,又何至于此呢?“世南”。
6、人生世间如轻尘栖弱草,何至自苦如此?且夫家又被司马氏诛戮已尽,守此欲谁为哉?
7、昭王不任囊瓦,我何至逼而为盗?一腔冤愤。
8、”结末,忽然慨然道:“活了这样一把年纪,这样的事也不过在我污浊的一生中再加上一点污浊而已,何至害怕不敢交代呢!故坦白交代为此。
9、而改变这种状况,光有“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哀叹是不够的,必须有“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的魄力和决心。
10、黄三哥,大家乡里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何至于要弄的杀人见血,不死不休的场面?